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成语口诀 成语口诀

九泉啥意思-九泉何太深

tamoadmin 2024-10-15 人已围观

简介第七十回 褚人获 隋萧后遗梓归坟 武媚娘被缁入寺 诗曰: 治世须凭礼法场,声名一裂便乖张。 已拼流毒天潢内,岂惜邀欢帝子旁? 国是可胜三叹息,人言不恤更筹量。 千秋莫道无金鉴,野史稗官话正长。 人之遇合分离,自有定数。随你极是智巧,揣摩世事,臆测屡中的,却度量不出。萧后在隋亡之时,只道随波逐浪,可以快活几时。何知许多狼狈?今年将老矣,转至唐帝宫中,虽然原以礼貌相待,却是身不由己

九泉啥意思-九泉何太深

第七十回

褚人获

隋萧后遗梓归坟 武媚娘被缁入寺

诗曰:

治世须凭礼法场,声名一裂便乖张。

已拼流毒天潢内,岂惜邀欢帝子旁?

国是可胜三叹息,人言不恤更筹量。

千秋莫道无金鉴,野史稗官话正长。

人之遇合分离,自有定数。随你极是智巧,揣摩世事,臆测屡中的,却度量不出。萧后在隋亡之时,只道随波逐浪,可以快活几时。何知许多狼狈?今年将老矣,转至唐帝宫中,虽然原以礼貌相待,却是身不由己。今日太宗突然临幸,在妇女家最难得之喜,他则不然,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岂是云。晓得太宗宠一个如花似玉的武媚娘,自知又不能减了一二十年年纪,返老还童起来,与他争上去,故此太宗虽然一幸,觉得付之平淡。不想被太宗看灯接去,通宵达旦,媚娘见他风流可爱,便生起妒忌心来,却极力的撺掇太宗冷淡了。他又把两个蠢宫奴,换了小喜,去与太宗幸了。因此萧后日常饮恨,眉头不展,凭你佳肴美味,拿到面前,亦不喜吃。即使清歌妙舞,却也懒观,时常差宫奴去请小喜到来,指望说说隐情。那武才人却又奸滑,叫两个心腹跟了,他衷肠难吐,彼此慰问了一番,即便别去。萧后只得自嗟自叹,拥衾而泣,染成怯症,不多几时,卒于唐宫。太宗闻知,深为惋惜,厚加殡殓,诏复其位号,谥曰“憨”,使行人司以皇后卤簿,扶柩到吴公台下,与隋炀帝合葬。小喜要送至墓所,武才人不许,只得回宫。

武才人因萧后已,欢喜不胜,弄得太宗神魂飞荡,常饵金石。会高士廉卒,太宗将往哭之,长孙无忌、褚遂良谏道:“陛下饵金石,于方不得临丧,奈何不为宗庙社稷自重?”太宗不听,无忌中道伏卧,流涕固谏,太宗乃还,入东苑南望而哭,涕下如雨。遂命图画功臣二十四人于凌烟阁,列其姓名爵里,已故者书谥。适徐勣得一疾,太医说惟须灰可疗,太宗亲自剪须,为之和药,励顿首泣谢。太宗又因勣妻袁紫烟新逝,姬妾甚少,恐他无人侍奉,意欲选一二宫奴,赐他作伴。勣再三辞谢,太宗道:“朕为社稷,非为卿也,何须逊谢?”即日著内监,选两个有年纪的宫奴,赐与徐勣不题。时太白屡昼见,太史令占道女主昌,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闻言,深恶之。

一会,会诸武臣宴于宫中,行酒令使言小名。左武卫将军李君羡,自言小名五娘,其官称封邑皆有武字,出为华州刺史。御史复奏,君羡谋不轨,遂坐诛。因密问太史令李淳风:“秘记所云信有之乎?”淳风对道:“臣仰稽天像,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自今不过三十年,当有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既成。”太宗道:“疑似者尽杀之何如?”淳风对道:“天之所命,人不能违,王者不,徒多杀无辜。况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或者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若得而杀之,天或更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太宗听言乃止,心中虽晓得才人姓武有碍,但见媚娘性格柔顺,随你胸中不耐烦,见了他就回嗔作喜,顷刻不忍分手,因此虽放在心上,亦且再处。武才人也晓得大臣的议论,谅天子意思,必不加刑,但欲逊避,恨无其策。日复一日,太宗因 *** 太深,害起病来,那太子晋王朝夕入侍,瞥见武才人颜色,不胜骇异道:“怪不得我父皇生这场病,原来有这个尤物在身边,夜间怎能个安静。”意欲私之,未得共便,彼此以目送情而已。

一日晋王在宫中,武才人取金盆盛水,捧进晋王盥手。晋王看他脸儿妖艳,便将水洒其面,戏吟道:

乍忆巫山梦里魂,阳台路隔恨无门。

武才人亦即接口吟道:

未曾锦帐风云会,先沐金盆雨露恩。

晋王听了大喜,便携了武才人的手,同往宫后小轩僻处,武才人道:“陛下闻知,取罪不小。”晋王笑道:“我今与你也是天缘,何人得知。”武才人扯住晋王御衣泣道:“安虽微贱,久侍至尊,今日欲全殿下之情,遂犯私通之律;倘异日嗣登九五,置妾于何地?”晋王见说,便矢誓道:“倘宫车异日晏驾,册汝为后,有违誓言,天厌绝之。”武才人叩谢道:“虽如此说,只是延臣物议不好,倘皇爷要加罪于妾身,何计可施?”晋王想了一想道:“有了,倘父皇着紧问你,你须如此如此说,自可免祸,又可静以待我了。”武才人点首,晋王乃解九龙羊脂玉钩赠武才人,才人收了,随即别出。时京中开试,放榜未定日期,太宗病间,召李淳风问道:“今岁开科取士,不知状元系何地何人,料卿必知。”淳风道:“臣昨夜梦入天廷,见天榜已放,臣看完,只见迎榜首出来,他彩旗上面有诗一首。”太宗道:“诗句怎么样说?”淳风道:“臣犹记得。”遂朗吟:

美色人间至乐春,我*人妇妇*人。

色心若起思亡妇,遍体蛆钻灭色心。

太宗听了说道:“诗后二句,甚不解其意,不知何处人,什么姓名?”淳风道:“圣天子洪福不浅,今科三鼎甲,乃是忠直之士,大有稗于社稷;姓名虽知,不便说出,恐泄漏于臣,上帝震怒不浅,乞陛下赐臣于密室,写其姓名籍贯,封固盒中,俟揭榜后开看便知。”太宗叫太监取一个小盒,淳风写了封在盒内,太宗又加上一封,藏于柜中。淳风辞了出来。不一日开榜时,太宗取柜中李淳风写的一封,却是状元狄仁杰,山西太原人。榜眼骆宾王,浙江义乌人。探花李日知,京兆万年人。不胜骇异,始信淳风所言非诳,谶数之言必准。因思:“今已如此大病,何苦留此余孽,为祸后人。”便对才人武氏说道:“外延物议,道你姓应围谶,你将何以自处?”武才人跪下泣奏道:“妾事皇上有年,未尝敢有违误。今皇上无故,一旦置妾于,使妾含恨九泉,何以瞑目?况妾当时同百人选进宫,蒙皇上以众人为宫娥,妾独赐为才人,受思无比。今日若赐妾,反为他人笑话。望陛下以好生为心,使妾披剃入空门,长斋拜佛,以祝圣躬,以修来世,垂恩不朽。”说罢大恸。太宗心上原不要杀他,今见他肯削发为尼,不胜大喜道:“你心肯为尼,亦是万幸的事。宫中所有,快即收拾回家,见父母一面,随即来京,赐于感业寺削发为尼。”武才人同小喜谢恩,收拾出宫。正是:

玉龙且脱金钩网,试把相思忖与谁。

时武士蒦闻知媚娘要出宫为尼,忙差人去接到家中相聚。家人领命,不多几日,接到家中。杨氏母亲,见媚娘当年怎么样进宫,今日这般样出来,不觉大哭一场。小喜亦思量起父母了,如今要见他,怎能够了,亦哭了一场。大家拜见过,武媚娘道:“闻得父亲过续个三思侄儿,怎么不见?”杨氏道:“他怎比当初,近来准日有许多朋友,不是会文,家是讲学。日日在外面,吃得大醉回来。”媚娘道:“我忘记今年几岁了?”杨氏道:“当年你父亲过继他来时,已是三岁,如今已一十五岁了,看去像个人,不知他胸中如何?”

正说时,只见武三思半醉的进来。杨氏道:“三思,你家姑娘回来了,快来拜见。”媚娘与小喜忙起身,与三思见了礼。三思道:“姑娘在宫中受用得紧,为什么朝廷听信那廷臣之议,把姑娘退出官来,却要去削发为尼。这皇帝也算无情了,亏他舍得放你出来。”媚娘止不住落下泪来。三思道:“姑娘你不要愁烦,我看那些尼姑到快活,并无忧愁。”媚娘心上初出宫的时节,到觉难过,今见了三思相貌娇好,也就罢了。吃了夜饭,三思见父母与小喜走开,即走近媚娘身边,带醉的说道:“姑娘,我看你好股青丝细发的,日后怎舍得剃将下来?”媚娘因是自家骨肉,又见他年纪幼小,搂在怀里。三思道:“姑娘睡在那里?”媚娘道:“就在母亲房内。”三思道:“我有许多话要问姑娘,今夜我陪姑娘睡了罢。”媚娘道:“有话待我母亲睡着了,你可以进房来说。”三思道:“如此却切记,不要闩了门。”媚娘点点头儿。

那夜武三思,候父母睡着,悄悄挨进媚娘房中,成了鹑鹊之乱。过了几日,武士蒦恐怕弄出事来,只得打发媚娘、小喜出门。武三思送了一二里,媚娘消对他说道:“侄儿,你若忆念我,到了考试之期,竟到感业寺中来会我。”三思唯唯,洒泪而别。在路上行了几日,到了感业寺中。那庵主法号长明,出来接了武媚娘与小喜进去,见媚娘千娇百媚,花枝般一个佳人,又见小喜年纪,二十四五,丰神绰约,也不是安静主顾;想道:“如此风流样子,怎出得家?”领到佛堂中,四五个徒弟在那里动响器,长明老尼,叫武媚娘参拜了佛,便与他祝了发。小喜也改了打扮,佛前忏悔过。停了音乐,各人下来见礼。小喜看到第四个,宛如女贞庵里二师父,心里是这般想,因初相见不好说破,大家定睛看了一回。长明道:“这四个俱是小徒。”指著怀清道:“这位是去岁冬底来的。”就领武夫人进去说道:“这两间是夫人喜姐住的房,间壁就是这位四师父的卧室。”媚娘听了,暂时收拾,安心住着。

到了黄昏时候,只见小喜笑嘻嘻的走进来。媚娘道:“你这个女儿,倒像惯做尼姑的,到这个地位,还有什么好笑?”小喜道:“夫人不知,那位四师父,就是女贞庵李夫人的妹子怀清,是我认得的,刚才不好叫出来,如今在他房里,问了别后的事情,故此好笑。”媚娘道:“什么女贞庵李夫人?”小喜把当初隋萧后回南上坟,到女贞庵与隋南阳公主、秦、狄、夏、李四位夫人相会,说了一遍。媚娘道:“如此说他好了,为什么又到这里来?”小喜道:“濮州连岁饥荒,又染了疫症,秦、夏、李三位夫人,相继病亡。他被一个士子挈了要同到京,不想中途士子被盗杀了,他却跳在水中,被商船上救了,带至京都,送在此地暂寓。”媚娘道:“他们果有人来往么?”小喜道:“他说有个姓冯的表弟,住在蓝桥开张药铺,常来走走。”媚娘点点头儿。一日媚娘正在佛堂内看怀清写对,听得外面叩门,恰好长明老尼不在庵中,领众徒到人家念经去了。怀清出来,问道:“是谁?”那人道:“阿妹,是我。”怀清知是冯小宝,欢喜不胜,忙开了进来。怀清道:“为什么多时不来?”冯小宝道:“闻得你们庵中,有什么朝廷送的武夫人,在此出家,故此我不敢来。今见寺门闭着,想是徒弟不在家,我悄悄来会你一会。”怀清道:“那武夫人在堂中,你要去见见么?”那冯小宝随了怀清进来,见武夫人倚在桌上看怀清写的榜对。怀清道:“五师父,我们的兄弟在这里看我,见个礼儿。”媚娘掉转身来一看,只见:

身躯寡弱,态度幽娴。鼻倚琼瑶,昨含秋水。眉不描而自绿,唇不抹而凝朱。生成秀发,尽堪盘云髻一窝,天与娇姿,最可爱桃花两颊。慢道落水中宵梦,欲卜巫山一段云。

媚娘忙答一礼道:“这个就是令弟么?”恰好小喜寻媚娘进去,小宝见了,也与他揖过。小喜问道:“此位尊姓?”怀清道:“就是前日说的冯家表弟。”小喜道:“原来就是令弟,失敬了。”说罢,怀清同著小宝,走到自己的房中。只见小宝走到桌边,取一幅花笺,写一绝道:

天赋痴情岂偶然,相遇已自各相怜。

笑予好似花间蝶,才被红迷紫又牵。

怀清笑道:“妾亦有一绝赠君。”题起笔来,写在后面道:

一睹芳容即耿然,风流雅度信翩翩。

想君命犯桃花煞,不独郎怜妾亦怜。

写完,怀清出房,到厨下去收拾酒菜,同小宝在房中吃酒玩耍。媚娘在房,细想了一回,随同小喜走到怀清房门首,悄悄立著。只听得外面敲门声响,晓得老师父领众回来。媚娘便走进房,小喜出去开门,那怀清亦出来。只见长明领了四个徒弟,婆于背着经忏。怀清与那几个说些闲话,小喜恐怕媚娘冷淡,即便归房去,只见媚娘展开了驾笺,上写道:

花花蝶蝶与朝朝,花既多情蝶更妖。

窃得玉房无限趣,笑他何福可能销。

从来享乐恨难长,倏尔依回恣采香。

讨尽花神许多债,慢留几点未亲尝。

两人正在那里看诗,见怀清进来说道:“武上师,你同六师父到我房里去谈谈。”媚娘道:“你有令弟在那里,我怎好来?”怀清道:“自古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何况你我?”媚娘道:“既如此说,何不同到我房里来坐坐,我泡好茶相候。”怀清道:“我同六师父去挽他来。”携了小喜出房,不一时先把酒肴送到,小喜也先进来。媚娘道:“你可曾拿我的诗么?”小喜道:“诗在案上,没有人动,我刚才在他房里,见桌上一幅字,也是什么诗儿,被我袖在这里,与夫人看。”放了东西,在袖子里取出来,媚娘接来细看,乃是怀清与小宝唱和的两首绝句。忽见怀清与小宝走进来,媚娘悄悄将诗藏过,便道:“四师父,我在这里没有破钞,怎好相扰?”怀清道:“几个小菜,叫人笑。”便将烛放在中间,叫小宝朝南坐了,自向媚娘对席,叫小喜也坐在横头,大家满斟细酌,狎邪嘲笑,饮酒欢乐,不题。

贞观二十三年五月,太宗疾甚,召长孙无忌、褚遂良、徐勣辈,至榻前说道:“朕与卿等,扫除群五,费了无数经营,始得归于一统。今四方宁靖,正欲与卿等共享太平,不意二竖忽侵,魏徵、房元龄先我而去,近又丧我李靖、马周,朕今将分手,别无他嘱。太子躬行仁俭,言动礼仪,可谓佳儿佳妇,卿等共辅佐之。”说了大恸,无忌等拜谢道:“陛下春秋正富,正好励精图治,今龙体偶不豫,何出此不祥之语。”太宗道:“朕已预知,故为叮咛耳。”诸臣辞了出宫。是夜上崩,太子即位,是为高宗,颁白诏于天下,诏以明年为永徽元年。时武氏在感业寺,闻之亦为之恸泣。后因太宗忌日,高宗诣感业夺行香,恰值冯小宝在庵,回避不及;长明无奈,只得把小宝落了发。高宗问及,说是侄儿,在土地堂里出家,才来看我。高宗道:“白马寺中,田地甚多,僧众甚少,朕给度牒一纸与他,限他明日即往白马寺住扎。”武氏见了高宗大恸,高宗亦为之泣下,悄悄吩咐长明,叫武氏束发,朕即差人来取。嘱咐了即起行。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形容喝酒豪气的诗句

骆宾王写过什么诗

陪润州薛司空丹徒桂明府游招隐寺[骆宾王]

共寻招隐寺,初识戴颙家。还依旧泉壑,应改昔云霞。绿竹寒天笋,红蕉腊月花。金绳倘留客,为系日光斜。……

称心寺[骆宾王]

征帆恣远寻,逶迤过称心。凝滞蘅灌岸,沿洄楂柚林。穿溆不厌曲,舣潭惟爱深。为乐凡几许,听取舟中琴。……

丹阳刺史挽词三首[骆宾王]

百龄嗟倏忽,一旦向山阿。丹桂销已尽,青松哀更多。薰风虚听曲,薤露反成歌。自有藏舟处,谁怜隙驷过。恻怆恒山羽,留连棣萼篇。佳城非旧日,京兆即新阡。城郭三千岁,丘陵几万年。唯余松柏垅,朝夕起寒烟。短歌三献曲,长夜九泉台。此室玄扃掩,何年白日开。荒郊疏古木,寒隧积陈荄。独此伤心地,松声薄暮来。……

乐大夫挽词五首[骆宾王]

可叹浮生促,吁嗟此路难。丘陵一起恨,言笑几时欢。萧索郊埏晚,荒凉井径寒。谁当门下客,独见有任安。蒿里谁家地,松门何代丘。百年三万日,一别几千秋。激照寒无影,穷泉冻不流。居然同物化,何处欲藏舟。昔去梅笳发,今来薤露晞。彤驺朝帝阙,丹旐背王畿。城郭犹疑是,原陵稍觉非。九原如可作,千载与谁归。一旦先朝菌,千秋掩夜台。青乌新兆去,白马故人来。草露当春泣,松风向暮哀。宁知荒垄外,吊鹤自裴徊。忽见泉台路,犹疑水镜悬。何如开白日,非复睹青天。华表迎千岁,幽扃送百年。独嗟流水引,长掩伯牙弦。……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雁[骆宾王]

联翩辞海曲,遥曳指江干。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何当同顾影,刷羽泛清澜。……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菊[骆宾王]

擢秀三秋晚,开芳十步中。分黄俱笑日,含翠共摇风。碎影涵流动,浮香隔岸通。金翘徒可泛,玉斝竟谁同。……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萤[骆宾王]

玉虬分静夜,金萤照晚凉。含辉疑泛月,带火怯凌霜。散彩萦虚牖,飘花绕洞房。下帷如不倦,当解惜余光。……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水[骆宾王]

贝阙寒流彻,玉轮秋浪清。图云锦色净,写月练花明。泛曲鹍弦动,随轩凤辖惊。唯当御沟上,凄断送归情。……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月[骆宾王]

云披玉绳净,月满镜轮圆。裛露珠晖冷,凌霜桂影寒。漏彩含疏薄,浮光漾急澜。西园徒自赏,南飞终未安。……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露[骆宾王]

玉关寒气早,金塘秋色归。泛掌光逾净,添荷滴尚微。变霜凝晓液,承月委圆辉。别有吴台上,应溼楚臣衣。……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蝉[骆宾王]

九秋行已暮,一枝聊暂安。隐榆非谏楚,噪柳异悲潘。分形妆薄鬓,镂影饰危冠。自怜疏影断,寒林夕吹寒。……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云[骆宾王]

南陆铜浑改,西郊玉叶轻。泛斗瑶光动,临阳瑞色明。盖阴连凤阙,阵影翼龙城。讵知时不遇,空伤流滞情。……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风[骆宾王]

紫陌炎氛歇,青苹晚吹浮。乱竹摇疏影,萦池织细流。飘香曳舞袖,带粉泛妆楼。不分君恩绝,纨扇曲中秋。……

尘灰[骆宾王]

洛川流雅韵,秦道擅苛威。听歌梁上动,应律管中飞。光飘神女袜,影落羽人衣。愿言心未翳,终冀效轻微。……

咏云酒[骆宾王]

朔空曾纪历,带地旧疏泉。色泛临砀瑞,香流赴蜀仙。款交欣散玉,洽友悦沉钱。无复中山赏,空吟吴会篇。……

咏雪[骆宾王]

龙云玉叶上,鹤雪瑞花新。影乱铜乌吹,光销玉马津。含辉明素篆,隐迹表祥轮。幽兰不可俪,徒自绕阳春。……

同张二咏雁[骆宾王]

唼藻沧江远,衔芦紫塞长。雾深迷晓景,风急断秋行。阵照通宵月,书封几夜霜。无复能鸣分,空知愧......

骆宾王写了哪些古诗?

骆宾王代表作有《鹅》、《在江南赠宋五之问》、《畴昔篇》、《在狱咏蝉》、《棹歌行》、《咏美人在天津桥》、《早发诸暨》、《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等。

骆宾王的诗有哪些

ishici/...揣莽B%F7

有123首,下次有这种题去这个网站找吧。

唐朝骆宾王的诗有哪些呢?

他的诗很多,就说几个吧。

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在狱咏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那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于易水送人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从军行

平生一顾重,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唯当报君。

骆宾王写的有什么诗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主要名篇有:

《咏鹅》

《在狱咏蝉》

《于易水送人》

《在军登城楼》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帝京篇》

《畴昔篇》

《冒雨寻菊序》

《与博昌父老书》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宴序》

《晦日楚国寺宴序》

《送郑少府入辽》

《从军行》

《咏怀》

骆宾王有哪些诗

骆宾王(约638—684),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今浙江义乌)人,唐代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

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为徐敬业讨武曌檄》,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他是"初唐四杰"之一,辞采华胆,格律谨严。长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参差转换,讽时与自伤兼而有之;小诗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凉慷慨,余情不绝。

主要作品

《咏鹅》 《在狱咏蝉》

《于易水送人》 《在军登城楼》

《为徐敬业讨武曌檄》 《帝京篇》

《畴昔篇》 《冒雨寻菊序》

《与博昌父老书》 《秋日于益州李长史宴序》

《晦日楚国寺宴序》 《送郑少府入辽》

《从军行》 《咏怀》

名句

集人神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包藏祸心,窥窃神器。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虺蜴为心,豺狼成性。 (《代李敬业讨武氏檄》)

暗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 (《代李敬业讨武曌檄》)

不汲汲于荣名,不戚戚于卑位。 (《上吏部裴侍郎书》)

类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萤火赋》)

一贵一贱交情见。(《帝京篇》)

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萤火赋》)

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 《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于易水送人一绝》)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咏鹅》)

荷香销晚夏,菊气人新秋。 (《晚泊江镇》)

骆宾王7岁写的诗

就是《咏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关于骆宾王的诗

《咏鹅》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易水送别》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在狱咏蝉并序》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余禁所禁垣西,是法厅事也,有古槐数珠焉。虽生意可知,同殷仲文之古树,而听讼斯在,即周召伯之甘棠。每至夕照低阴,秋蝉疏引,发声幽息,有切尝闻。岂人心异于曩时,将虫响悲于前听。嗟乎,声以动容,德人以象贤。故洁其身也,禀君子达人之高行,蜕其皮也,有仙都羽化之灵姿。候时而来,顺阴阳之数,应节为变,寄藏用之机。有目斯开,不以道昏而昧其视,有翼自薄,不以俗厚而其真。吟乔树之微风,韵姿天纵,饮高秋之坠露,清畏人知。仆失路艰虞,遭时微徽。不哀伤而自怨,未摇落而先衰。闻蟪蛄之流声,悟 *** 之已奏,见情沿物应,哀弱羽之飘零,道寄人知,悯余声之寂寞。非谓文墨,取代幽忧云尔。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

《杂曲歌辞·从军中行路难二首》

年代: 唐 作者: 骆宾王

君不见封狐雄虺自成群,冯深负固结妖氛。

玉玺分兵征恶少,金坛受律动将军。将军拥旄宣庙略,

战士横行静夷落。长驱一息背铜梁,直指三巴逾剑阁。

阁道岧峣上戍楼,剑门遥裔俯灵丘。邛关九折无平路,

江水双源有急流。征役无期返,他乡岁华晚。

杳杳丘陵出,苍苍林薄远。途危紫盖峰,路涩青泥阪。

去去指哀牢,行行入不毛。绝壁千里险,连山四望高。

中外分区宇,夷夏殊风土。交趾枕南荒,昆弥临北户。

川源饶毒雾,溪谷多*雨。行潦四时流,崩查千岁古。

漂梗飞蓬不自安,扪藤引葛度危峦。昔时闻道从军乐,

今日方知行路难。苍江绿水东流驶,炎洲丹徼南中地。

南中南斗映星河,秦川秦塞阻烟波。三春边地风光少,

五月泸中瘴疠多。朝驱疲斥候,夕息倦谁何。

向月弯繁弱,连星转太阿。重义轻生怀一顾,

东伐西征凡几度。夜夜朝朝斑鬓新,年年岁岁戎衣故。

灞城隅,滇池水,天涯望转积,地际行无已。

徒觉炎凉节物非,不知关山千万里。弃置勿重陈,

重陈多苦辛。且悦清笳杨柳曲,讵忆芳园桃李人。

绛节朱旗分白羽,丹心白刃酬明主。但令一技君王识,

谁惮三边征战苦。行路难,行路难,岐路几千端。

无复归云凭短翰,望日想长安。

君不见玉关尘色暗边亭,铜鞮杂虏寇长城。

天子按剑征余勇,将军受脤事横行。七德龙韬开玉帐,

千里鼍鼓叠金钲。阴山苦雾埋高垒,交河孤月照连营。

连营去去无穷极,拥旆遥遥过绝国。阵云朝结晦天山,

寒沙夕涨迷疏勒。龙鳞水上开鱼贯,马首山前振雕翼。

长驱万里讋祁连,分麾三命武功宣。百发乌号遥碎柳,

七尽龙文迥照莲。春来秋去移灰琯,兰闺柳市芳尘断。

雁门迢递尺书稀,鸳被相思双带缓。行路难。

誓令氛祲静皋兰。但使封侯龙额贵,讵随中妇凤楼寒。

在<<三国演义>>中,貂禅最后是何出路?

1. 关于喝酒的豪气诗句

关于喝酒的豪气诗句 1.关于喝酒的诗句

把酒问青天~~~

酒逢知己千杯少~~~~

浣溪沙----- 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劝君更尽一杯酒,今朝有酒今朝醉,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白日放歌须纵酒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颂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言为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摧。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

何以解忧 惟有杜康

酒不醉人人自醉

酒入愁肠愁更愁

兴来买尽市南酒,大车磊落堆长瓶。 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共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诗酒切须今日醉,功名休问几时成。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明朝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言臣是酒中仙。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天下酒徒之绝句.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酒酣胸胆尚开张

浊酒一杯家万里

醉里挑灯看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金樽清酒斗十千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2.形容喝酒很豪爽的诗句有哪些

1. 烹牛宰羊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李白《将进酒》

2.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亿旧游寄谯郡云参军》

3. 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白居易《醉后》

4.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高翥《请明日对酒》

5. 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李贺《秦王饮酒》

6. 淋漓满襟袖,更发楚狂歌。——韩楃《答友人寄见酒》

7. 酒盏酌来须满满,花枝看即落纷纷。——白居易《花下自劝酒》

8. 人均满酌酒,听我醉中吟。——白荀鹤《与友人对酒吟》

9. 谁料平生狂酒客,如今变作酒悲人。——白居易《答劝酒》

10. 把酒仰问天,古今谁不?——白居易《把酒》

3.关于喝酒的诗句(越多越好)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曲蘖》云:“宋子曰,狱讼日繁,酒流生祸,其源则何辜。”

很为发明酒的祖先叫屈。酒的酿制,宋应星认为始于传说中的炎帝和皇帝(《曲蘖》:“自非炎黄作祖,末流聪明,乌能竟其术哉”),也有说是上古时杜康或仪狄发明的。

且不议酒流是否生祸,先人在发明酒时断没有想到此物会纵贯中华几千年文明,流布之广,影响之巨,远在“四大发明”之上。 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即收有周公命康叔在卫国颁布戒酒令的《酒诰》,可见早在殷周时民间就已嗜酒成风。

以后愈演愈烈,翻历代诗文,可说是酒气纵横。及至现代,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时代腾飞,人民富足,粮食食之不尽,贮之易糜,最好的方法只有大量造酒。

于是酒楼厅堂,华灯映碧,觥筹交错;大街小巷,划拳猜令,醉鬼翩翩。人民的酒量呈几何级递增。

什么张翼德、鲁提辖,别看书上写得身长丈二,膀阔腰圆,喝酒如何了得,要搁今天,随便在街上拽一青皮瘦子,找一火锅摊,搬五箱啤酒两打二锅头和他们对瓶吹,谁先倒下还真的难说。正所谓,“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酒有三六九等。《幼学琼林》云:“好酒曰青州从事,次酒曰平原督邮,鲁酒、茅酒,皆为薄酒……竹叶青、状元红,俱是美酒;葡萄绿、珍珠红,悉是香醪。”

到了今天,更是品类浩繁。君不见,商场酒架上红的蓝的白的青的紫的,琳琅满目。

从两块五一瓶的山城啤酒到价格高上天的“窖藏一百五十年茅台”、“路易一十八王朝干红”,应有尽有。最贱的是重庆朝天门码头小吃摊子提供的“筋斗酒”,扔一元钱自己拿瓷盅舀来喝就是了,为码头挑夫所最爱。

至于为什么叫“筋斗酒”,是不是人喝多了就会象猴子一样翻筋斗,尚待考证。 喝酒的人也是三教九流。

“酒池肉林”的帝王将相和“革命的小酒天天醉”的“人民公仆”一类,我们小老百姓无权议得,虽说最好的酒往往入了他们的口,也只好忍痛撇开不提。余者学商,行行都有恋杯人,不妨都暂归于“酒民”。

单以酒量的大小,酒民就有“酒杯”、“酒盅”、“酒壶”、“酒桶”、“酒缸”等等形容。更有许多介于“杯”与“盅”之间、“壶”与“桶”之间,或视场面需要,忽而是“杯”、忽而是“盅”、忽而又是“桶”的游移分子。

近几年据说还有号称“酒海”的豪客问世。依据喝酒风神的各异,又有“酒徒”、“酒鬼”、“酒魔”、“酒圣”、“酒仙”、“酒痴”、“酒狂”、“酒颠”、“酒疯子”等等谥法。

当然,够得上这些称号的,至少和酒有着类似于爱情的亲密关系,逢年过节喝上一杯半杯啤酒或白酒者无缘。 吾国的酒文化如此渊源流长,喝酒爱好者们又如涛涛江水,绵绵不绝,千百年来却没有一位大贤出来,为酒民们分个层次,定个高下,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饮酒岂知欹醉帽,观棋不觉烂樵柯”,下棋都讲究分个段位,喝酒又为何不能?我国素有“理论指导实践”的优良传统,试想,假如有一套权威系统的理论出来,为酒民们指明方向,使他们喝得有理想,有追求,不断提高酒品酒德,于四化建设又何尝无益?如此,宋子的“酒流生祸说”不弹自破矣。 当然,此项工作十分艰巨,必得将几千年的酒文化细细爬梳,广泛听取酒民们的意见和建议,深入研究酒民们的意识形态,非博学鸿文之士不堪此任。

鄙人才疏学浅,斗胆在这里为“喝酒论段”写序,不过是抛砖引玉,希图引起广大酒民的重视,踊跃发表自己的“喝酒观”,不吝献出自己的酒史酒事为研究之资,以待贤者。三杯酒落肚,虽千万人,吾往矣!某先借“酒胆”,发一己之浅见以为“酒海一粟”。

历史上喝酒的名家可说是灿若星河。唐代杜甫就近取材,随手就列出了李白、贺知章、张旭等八位各负绝学的“酒星”,写出一首《饮中八仙歌》。

杜甫本人也酷爱饮酒,写过“忘形到尔汝,痛饮真吾师”等大量歌颂喝酒的诗句。 但千古酒名最盛,星光最亮,堪称“饮坛北斗”的还是魏晋“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喝酒论段必得以此公为标杆。

民间有“杜康美酒,醉伶三年”的传说,杜康是上古之人,焉能与刘伶相遇?民间此说乃是赋予刘伶“有酒以来第一饮者”的美誉。魏晋是中华酒史上一个异峰突起的辉煌时期,饮酒的名士层出不穷,领数代风骚。

“竹林七贤”就差不多全是酒鬼,阮籍、嵇康等人的酒名也很大。史载阮籍为拒司马氏的征婚曾连醉六十日,大可写入吉利斯记录。

刘伶能在众多“酒星”中更拔一尺,独烁千古,实有他的不传之秘。 《晋书》说刘伶“容貌甚陋”、“澹默少言”、“不喜交游”。

在文翰才华方面,虽然没有确切的证据,想来也不若多才多艺的嵇康、精研玄学的向秀等人。于是他的一生便苦心孤旨,专营喝酒,终于开一代酒河,喝出了震古烁今的成就。

当年“竹林七贤”啸聚山林的胜景已无法再现,我们不妨姑妄推之----嵇康、阮咸自管弹琴弄瑟琶;阮籍自管穷途而哭临渊而啸;向秀、山涛、王戎自管高谈玄理纠缠老庄;唯刘伶眯着眼倚一根瘦竹子只喝酒不说话,单从造型讲就比众人飘洒深沉!----专注可说是刘伶成功的一大秘诀,不象阮籍等人心有旁骛,因了文名诗名才名多少抹杀了酒名。后人对刘伶一生溺于酒的原因有。

4.关于喝酒的诗句(越多越好)

一、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宋代: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译文:

听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还是去年的天气旧日的亭台,西落的夕阳何时再回来?

那花儿落去我也无可奈何,那归来的燕子似曾相识,在小园的花径上独自徘徊。

二、饮酒·其五

魏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译文:

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

三、对酒

清代: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译文:

不吝惜很多钱去买一把好刀,用貂皮大衣换酒也算得上豪迈,

革命者要充分爱惜自己的生命,抛洒鲜血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

四、将进酒

唐代:李贺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

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

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

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

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译文:

酒杯用的是琉璃钟,酒是琥珀色的,还有珠红的。经过烹、炮的马肉(龙)和雄雉(凤)拿到口中吃的时候,还能听到油脂被烧烤时的油爆声,像是在哭泣。

用绫罗锦绣做的帷幕中充满了香气。罗帏之中,除了食品与酒的香气外,还有白齿的歌伎的吟唱和细腰的舞女和着龙笛的吹奏、鼍鼓的敲击在舞蹈。

宴饮的时间是一个春天的黄昏,他们已欢乐终日了,他们饮掉了青春,玩去了如花的大好时光。桃花被鼓声震散了,被舞袖拂乱了,落如红雨,他们把如花的青春白白地浪费了。

我奉劝你们要像他们那样,终日喝个酩酊大醉吧,由于酒已被你们喝光,酒鬼刘伶坟上已经无酒可洒了!

五、饮酒

唐代:柳宗元

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译文:

早晨起来深感缺少乐趣,离座而起打开清酒一樽。

先举杯祭酹造酒的祖师,是他留下美酒给我驱逐忧愁和烦闷。

一会儿感觉便大不一样,顿觉得天地之间热闹非凡。

连绵的高山改变了原来的幽晦,碧绿的流水把温暖的气息包含。

南门城外的一片郁郁葱葱,高大的树木叶茂枝繁。

清凉的树荫可以庇护自己,整天都可以在树下乘凉谈天。

即使喝醉也不要推辞,美好的芳草可以供我们躺卧。

即使是那些富比晋楚的人,恐怕也未必知道饮酒的快乐?

5.求喝酒很豪爽的诗句

超然台赋

万盏美酒浸衷肠,

乘醉聊发少年狂。

风流多被风吹散,

我独一人欺霸王。

踏碎九霄凌罗殿,

何须弯弓射天狼?

今日把酒邀明月,

一片诗情在汪洋。 枯木竹石图

风吹落叶舞晴空,

我奏狂歌唤英雄。

歌罢举杯问苍天,

苍天亦笑我精诚。 。展开超然台赋

万盏美酒浸衷肠,

乘醉聊发少年狂。

风流多被风吹散,

我独一人欺霸王。

踏碎九霄凌罗殿,

何须弯弓射天狼?

今日把酒邀明月,

一片诗情在汪洋。 枯木竹石图

风吹落叶舞晴空,

我奏狂歌唤英雄。

歌罢举杯问苍天,

苍天亦笑我精诚。

杯中自有天上月,

腹内更牵万种情。

一生大醉能几回,

何不豪饮到天明?收起

6.关于喝酒的诗句有

浣溪沙----- 李清照 莫许杯深琥珀浓, 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 辟寒金小髻鬟松, 醒时空对烛花红。

安乐窝 (宋)邵雍 安乐窝中三月期,老年才会惜芳菲。酒防酩酊须生病,花恐离披遂便飞。

饮酒莫教成酩酊,赏花慎勿至离披。离披酩酊恶滋味,不作欢欣只作悲。

杜甫 《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中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 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 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 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 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 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阔论惊四筵。

〈对酒〉 白居易 人生一百岁,通计三万日。何况百岁人,人间百无一。

贤愚共零落,贵贱同埋没。东岱前后魂,北邙新旧骨。

复闻药误者,为爱延年术。又有忧者,为贪政事笔。

药误不得老,忧非因疾。谁人言最灵,知得不知失。

何如会亲友,饮此杯中物。能沃烦虑销,能陶真性出。

所以刘阮辈,终年醉兀兀。 (晋)陶渊明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连雨独饮 (晋)陶渊明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顾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7.喝酒有关的诗句(7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作者 李白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作者 曹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作者 苏轼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作者 欧阳修

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 作者高骈

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 作者 白居易

纵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作者 王维

酒里诗中三十年,横唐突世喧喧 作者 段城士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作者 王翰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风吹柳花满店香,胡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8.关于“喝酒”的诗句和说说有哪些

关于“喝酒”的诗句如下;

1、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

2、沽酒聊自劳,开樽坐檐隙。

——独孤及《客舍月下对酒,醉后寄毕四耀》

3、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短歌行》

4、莫辞酒,此会固难同。

——韩愈《赠张徐州莫辞酒》

5、酒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范仲淹的《苏幕遮》

6、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

7、寒郊好天气,劝酒莫辞频。

——戴叔伦《劝陆三饮酒》

8、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

——白居易《醉后》

9、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清明日对酒》

10、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

——李贺《秦王饮酒》

关于“喝酒”的说说如下;

1、你不让我喝酒,只怕我难受。你让我喝酒,是想照顾我。

2、为什么喝酒?因为心太软,所以让肝硬一点!

3、想跟你喝酒是假的想醉在你怀里是真的!

4、喝酒六分醉,吃饭七分饱,爱一个人八分才正好!

5、不敢喝酒,我怕醉了,就又把心里的你翻出来了。

6、因为现实太过扯淡,所以那么多人喜欢喝酒。

7、喝酒让我能释放自己,但我一个人喝不进闷酒。

8、你是我抽烟的理由,也是我喝酒的借口。

9、你说你喝酒过敏,但是他敬酒你e79fa5e98193e58685e5aeb931333363396336喝了。

10、突然之间回忆起酒的味道,好想喝酒……远方的你,睡的好吗?

1、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整头整头地烹羊宰牛,不喝上“三百杯”决不甘休。

2、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 日月如梭。

3、莫辞酒,此会固难同。也许今天大家聚在一起喝酒,明天就不知道谁就成了那白骨中的一堆

4、酒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5、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作者青年时代裘马轻狂的生活,至涉及纵酒挟妓、与道士交游等内容,似乎并无多少积极的思想意义。

6、酒后高歌且放狂,门前闲事莫思量。酒醉后,就放声高歌、狂闹;也不去思考任何门前门后的事

7、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人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8、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灯火辉煌的楼上,歌女们的声音娇弱乏困,绡纱红衣轻轻飘动,散发出淡淡的清芬。

9.求关于酒的豪爽诗文

渭城曲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凉州词 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客中行 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 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 不知何处是他乡。月下独酌 李白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短歌行 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沈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浣溪沙----- 李清照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

疏钟己应晚来风,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山中对酌》李白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再一杯。

我醉欲眠卿可去,明朝有意抱琴来。《戏问花门酒家翁》岑参老人七十仍沽酒,千壶百瓮花门口。

道傍榆荚仍似钱,摘来沽酒君肯否?《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高适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燕飞。主人酒尽君未醉。

薄暮途遥归不归?问刘十九》白居易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金陵酒肆留别》李白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赏。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将进酒》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关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颂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言为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今朝有酒今朝醉。

曾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醉里挑灯看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不投机半句多朱门酒肉臭,路有冻骨。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葡萄美酒夜光杯。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但愿长醉不愿醒。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消万古愁!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血色罗裙翻酒污。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黄金白壁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李白《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李白《将进酒》楚兰不佩佩吴钩,带酒城头别旧游。年事已多筋力在,试将弓箭到并州。

——卢殷《长安亲故》诗成斩将奇难敌,酒熟封侯快未如。——高骈《依韵奉酬李迪》九转灵丹那胜酒?五音清乐未如诗。

——杜苟鹤《白发吟》百事尽除去,唯余酒与诗。——白居易《对酒行吟赠同志》平台为客忧思多,对酒遂作《梁园歌》。

——《梁园吟》还倾四五酌,自咏《猛虎词》。——《寻鲁城北范居士失道落苍耳中见范置酒摘苍耳作》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唬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容,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酒里诗中三十年,纵横唐突世喧喧。

(段成式《哭李群玉》)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碧。

关于思念去世母亲的诗句古诗

貂蝉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二人都是好色之人。从此以后,貂蝉周旋於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把二人撩拨得神魂颠倒。

吕布自董卓收貂蝉入府为姬之后,心怀不满。一日,吕布乘董卓上朝时,入董卓府探貂蝉,并邀凤仪亭相会,貂蝉见吕布,假意哭诉被董卓霸占之苦,吕布愤怒。这时董卓回府撞见,怒而抢过吕布的方天画戟,直刺吕布,吕布飞身逃走,从此两人互相猜忌,王允便说服吕布,铲除了董卓。

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王司徒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门楼上的殒命。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然而,自从吕布白门楼殒命之后,这位胆色俱佳的奇女子便就此不见了踪迹。是随失败的吕布同赴了九泉?还是被胜利的曹操掳回了许昌?这个疑问从群雄争霸开始一直到归晋统一也没有解开,是作者无意间忽略了这样一个重要的人物,还是出于某种考虑有意识地避开不谈?我们无从考证。笔者不甘于就这样让一位令人敬慕的奇女子从此无迹可寻,于是参考翻阅了大量社会上流传的稗官小说、野史评话,终于寻找到了有关貂蝉身世、结局的一点蛛丝马迹,在此记录下列,权作对自己好奇心的一种交待。

关于貂蝉的出身,有野史这样交待:其人本姓霍,无名,山西人,与名将关羽为同乡。自幼人才出众,聪敏过人,因而被选入汉宫,任管理宫中头饰、冠冕的女官,故称‘貂蝉’官。因遭十常侍之乱,避难出宫,为司徒王允收留并认为义女,方才成就了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的壮举。关于貂蝉的结局,有评话这样叙述:吕布后,貂蝉被曹操带回许昌,作为侍女留在丞相府中,关羽屯土山约三事暂时降曹之后,曹操为了笼络关羽之心,特赐美女十人,貂蝉便是其中一位,当关羽听到貂蝉报出姓名之后,感其胆识,撩髯称了一声“好”之后,闭目不言挥手令去,貂蝉听后,明白关羽全其名节之意,回房后遂自尽而亡。

京剧有《凤仪亭》就是叙述这段故事的。

貂蝉与西施、杨贵妃、王昭君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成了千古之谜,在1971年时还有人看见了貂蝉墓但也有说是她女儿的墓可见三国演义上的说法也不足取信。

貂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古籍上虽没有记载,但文学作品中多有描述,其他方面的记载,貂蝉姓杜,原为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他们还有一个儿子名叫秦朗,字元明,三国演义上有出现过,三国志上也有记录为汉末三国魏国重要人物之一,因为吕布行为不正,爱抢别人的妻子,貂蝉被迫嫁予吕布,其子秦朗也跟随吕布,吕布覆灭后,秦朗追随曹操,后深受曹操喜爱,被曹操认干儿子。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对貂蝉作了进一步的描写和刻划,影响颇大,民间传说尤为动人,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中杰”、“女中英”。小说人物据学者孟繁仁先生考证:貂蝉,任姓,小字红昌,出生在并州郡九原县木耳村,15岁被选入宫中,执掌朝臣戴的貂蝉(汉代侍从官员的帽饰)冠,从此更名为貂蝉。汉末宫廷风云骤起,貂蝉出宫被司徒王允收为义女。不久董卓专权。王允利用董、吕好色,遂使貂蝉施“连环计”,终于促使吕布杀了董卓,立下功勋。之后,貂蝉为吕布之妾。白门楼吕布殒命,曹操重演“连环计”于桃园兄弟,遂赐予关羽。貂蝉为不祸及桃园兄弟,“引颈祈斩,”被关羽保护逃出,当了尼姑。曹操得知后抓捕貂蝉,貂蝉毅然扑剑身亡。 貂蝉故里在忻州市东南三公里的木芝村,位于从太原或忻州去禹王洞的途中。木芝村原盛产木耳,故名木耳村,后因村中槐树下发现一株千年灵芝,遂改名叫木芝村。村中传闻,早在貂蝉出生前三年村里的桃杏就不开花了,至今桃杏树依然难以成活,是说貂蝉有羞花之貌的缘故。村中原有过街牌楼、前殿、后殿、王允街、貂蝉戏台和貂蝉墓。时过境迁,这些建筑都成了废墟,墓冢在浩劫中又夷为平地。遗址中常有古代砖、石构件、铜币、陶瓷残件出土,据说都与貂蝉有关。 现在旅游景点叫貂蝉陵园,是近年乡民在墓地原址上复原筑砌的。陵园位于村之西南,占地面积4000余平方米,四周围以红底黄瓦波浪式龙形围墙,在麦海茫茫中,光艳夺目。门檐上悬“貂蝉陵园”横匾,两侧有“闭月羞花堪为中国骄傲;忍辱步险实令须眉仰止”金文机联。陵区北院内建拜月亭和凤仪亭,后部建青石墓台,台前有貂蝉像碑,在飘带动态下,貂蝉步履闲雅,婀娜多姿,犹有“闭月羞花”之貌。南院建仿古建筑20间,辟为“貂蝉彩塑馆”,反映貂蝉“不惜万金躯,何惧险象生”惊天动地的一生。 乡民传说,桃园三兄弟得势后,便把貂蝉送回故里,老后就埋在这里。又说貂蝉扑剑自戕,关羽得知后将遗体护送回故乡安葬。所以后殿有关羽像,殿前有表示貂蝉演戏的戏台,都是报答关羽拒杀和护送之恩。另在定襄县东南的中霍村是吕布故里,有“霍清泉”、“智擒赤兔马”、“歪脖子树”等民间传说,都与吕布有关。所以民谚有“忻州没好女,定襄没好男”,是说因为有貂蝉和吕布之故,从此,忻州再也生不出好看的女人,定襄也生不出帅气的男人了。

貂蝉生于何方?一说临洮,一说米脂,一说忻州。

临洮之说源于《三国志平话》,貂蝉向王允自我介绍:贱妾本姓任,家长是吕布,自临洮关相失……;米脂故里说则因陕北谚谣曰: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貂蝉是忻州木芝村人显然更有说服力,在元杂剧《锦云堂暗定连环计》中,貂蝉对王允说“您孩儿又是这里人,是忻州木耳村人氏,任昂之女,小字红昌,因汉灵帝刷选宫女,将您孩儿取入宫中,掌貂蝉冠来,因此唤做貂蝉。”忻州民间有云:忻州无好女,定襄无好男,意即自忻州出了貂蝉,定襄出了吕布后,当地风水都被占尽了。除了这些,至今木芝村的老者说,该村外曾立过“貂蝉故里”的石碑,村中还有墓与庙,还有一条以王允命名的街道等。 白门楼事发后,貂蝉会是怎样的命运呢?有这样几种传说。一说是曹操得知关羽把貂蝉藏在静慈庵,就暗中派人缉拿,貂蝉为绝曹的野心,遂扑剑自杀;一说貂蝉出家为尼,其间写了佚名的《锦云堂暗定连环计》,寿终庵中;一说曹操采纳荀攸之计,为离间桃园三兄弟,而把貂蝉明许关羽,暗应刘备,为绝曹念,关羽杀了貂蝉;还有一说是,关羽把貂蝉送回了木耳村(今木芝村),貂蝉一直未嫁,所以村中便有了貂蝉墓及纪念殿堂,还在后殿供奉了关公。前些时候又添新闻,成都北郊一位曾姓老人曾捡得一块碑,碑文曰:貂蝉,王允歌姬也,是因董卓猖獗,为国捐躯……随炎帝入蜀,葬于华阳县外北上涧横村黄土坡……按此说,貂蝉极有可能流落于蜀中而了结残生。

以写了500余万言《中国历代演义》而著称于世的蔡东藩先生不仅肯定了貂蝉的存在,而且予以极高的评价:“司徒王允累谋无成,乃遣一无拳无勇之貂蝉,以声色为戈矛,反能致元凶之命,粉红英雄真可畏哉。”并说:“庸讵知为一身计,则道在守贞,为一国计,则道在通变,普天下之忠臣义士,猛将勇夫不能除一董卓,而貂蝉独能除之,此岂尚得以迂拘之见,蔑视彼姝乎,貂蝉,貂蝉,吾爱之重之!”

细揣摩又生一憾,貂蝉,元好问、公孙杵臼……忻州人文景观多矣,何以落得红墙圈寂寞,不见游人来的地步呢?

千百年倏忽,逝者如斯夫,一身娇艳的貂蝉留下了一生的谜团,写就了一段历史,也带给后世一个美好的形象,果遇有心人,关于貂蝉的种种遗憾终将不再有。

貂蝉是中国古代的四大美人之一,“闭月”就是讲她。中外古今,大凡与绝色的美貌佳人搅和在一起的人,往往弄得身败名裂,但尽管如此,男人仍对美人趋之若鹜 ,就如饮鸩止渴—般,貂蝉的一切就是最好的说明。

说来,貂蝉也是可怜,她也只不过是连环计中的工具。

自黄巾农民起义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各地军阀割据混战,朝中董卓杀皇帝,另立陈留王,只手遮天。东汉大臣王允于是以貂蝉为工具使用连环计对付董卓,使本已混乱不堪的面更加混乱不堪。貂蝉出生在东汉末年江陵的一个没落家庭。兵荒马乱的社会使她的父兄不知去向,也把她母女两人推到了洛阳,被王允收容。不久她母亲又因病去世,这时貂蝉还是个娃娃,王允的夫人既怜她孤苦伶仃,又爱其颖慧雅洁,命她作了贴身侍婢。到十二岁的时候,貂蝉已长得亭亭玉立,由于长期寄人篱下,养成了一套善于察颜观色的本领。再加上生性聪慧,更具有一种善解人意,嘴甜心细的特质。不但颇得王夫人的欢心,就连王允本人也对她另眼相看,于是使她的身份介乎**与侍婢和歌妓之间,像是三春的花朵一般盛开在王允府邸的雨露之中。战乱并没有使貂蝉受到损伤。自火烧洛阳,迁都长安后,把持朝政的董卓仗着有勇冠三军的吕布做义子更加为非作歹。他在长安郊外建郿坞,安置家属,自己也半月一回,或一月一回,设帐幔于路,回郿坞与公卿聚饮。一天,北地招安降士数百人到来,董卓出横门,百官相送。董卓乘机留百官宴饮,却将降士数百人,在座前或断其手足,或凿去眼睛,或割掉舌头,或将他们放在大锅中熬煮。百官战栗失箸,董卓饮食谈笑自若。并说道:“我杀歹心的人,有什么可怕的?”在坐的王允胆颤心惊,吓得话也不敢说。一天,百官在朝堂议事,突然吕布来到董卓身边,耳语数句。董卓点了点头,吕布来到司空张温身边,一声令下,将张温揪下朝堂,不久,侍从将一红盘托张温头入献。董卓命吕布劝酒,把人头在各人面前—一呈过,然后说道:“汝等人对我孝顺,我不害你们,我是受天保佑的人,害我的人一定会失败。”一个大臣就这样无缘无故地被杀了。王允惊惧的同时,免不了免狐悲。很晚了,王允站在荼蘼架旁想着白天的事情,暗暗落泪。他知道要除董卓,就必须先离间他和吕布的关系。忽然他听到在花园的另一一端也有人在暗暗地叹息,他悄悄走过去,发现是貂蝉,他柔声问貂蝉:“你有什么伤心事,何竟于深夜在此长叹,能不能告诉我。”貂蝉先是讲了王允如何收养了她,如何让她过上幸福的生活,自己如何希望能够感恩图报。然后话锋一转,讲到她最近总见到王允愁眉不转,特别是今晚更是坐立不安,料想一定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十分棘手,看到王光痛苦,不禁长叹。接着她表示,只要王允有用得着她的地方,她一定万不辞。王允静静地听着,静静地看着。这是更漏三下,夜月正圆,料峭春寒中,花影婆裟下,朦胧的光影,美丽的人儿在絮絮说来,这简直就是一幅空灵秀逸的图画。王允计上心来,立即叫貂蝉跟他到画阁中去。进了画阁,王允教貂蝉于中端坐,窗外月自风清,书房内红烛吐蕊,王允道出一番话来,吓得貂蝉花颜失色。王允跪拜在地,貂蝉跟着跪倒,面对自小抚养她的恩人,面对白发苍苍的老人,她再次发誓,万不辞。第二天,王允就将家藏的明珠数颗,令匠人嵌成一只金冠,使人秘密送给吕布。吕布大喜,当即赶到王允家中致谢。王允果然抓住了吕布的弱点,吕布一介武夫,贪财重利,很容易地就上钩了。王允盛情招待,当酒饮至七分醉时,貂蝉从内室款款起来,吕布立即眼睛就直了。三推四就之后,醉意重重中,王允告诉吕布,愿意把貂蝉嫁给他做妻子,又欲擒故纵地说:“要不是怕董卓见疑,一定会留吕布在家里过夜。”吕布在依依不舍中,喜孜孜地离去。第一步成功了。现在就看第二步。又一个早朝完毕,王允跪在地上请董卓到他家去做客,说道:“允欲屈太师车骑到草堂赴宴,未谂均意若何?”董卓概然说:“司徒乃国家之大老,既然来日有请,当赴。”第二天,王允穿着朝服迎接董卓,再拜起居,称赞董卓,把他比作姜子牙,周公。董卓还未饮酒就已经醉薰薰的了。堂中点上画烛,夜幕降临,止留女使进酒供食。王允说道:“教坊之乐,不足以供奉钧颜。辄有女舍之乐,敢承应乎?”董卓答道:“深感厚意。”王允立即教人放下帘栊,笙簧缭绕,簇捧貂蝉舞于帘外。董卓本是武夫出身,怎耐烦这种雾中月、水中花式的东西,立即命令近前来唱,一曲还未唱完,董卓叫貂蝉为他把盏。董卓轻轻问:“春色几何?”貂蝉幽幽地答道:“贱妾年未二旬。”董卓笑道:“真神仙中人也!”王允立即说:“老臣欲以此女献主人,未审肯容纳否?”董卓色迷迷地说:“美人见惠,何以报德?”一边说着“尚容致谢。”一边就急急起身,王允跟着亲自送貂蝉随着董卓到郿坞。王允送董卓回来还未进家门就被吕布拦住了,吕布一把揪住王允,怒骂“老贼戏我!拔剑就要砍。王允立即鬼话连篇,告诉吕布,董卓把貂蝉带走,是要为他吕布主婚,并要吕布把王允自己家中的一些珠宝带走,说是给貂蝉出嫁作首饰的。傻不叽叽的吕布立即兴冲冲地赶到相府。玉允就象一个优秀的导演,找到一个好的场景,这就是相府。选好了演员,这就是貂蝉、董卓、吕布,现在就着主角貂蝉如何演戏了。可怜吕布兴冲冲赶往相府时,董卓正在尽情享受貂蝉。首先未经人道的貂蝉面对董卓这个通体黝黑,身体肥胖的丑男人感到一阵阵的恐惧,又有几分羞涩,表现出相当的不耐和冷漠。然而立刻警觉到:这可是为了计划而来,怎么能半途而废呢?床笫之间的风情,似乎不必经过学习的阶段,只要全心全意的投入,即使没有任何经验,凭恃自身颖慧揣摸及突发式的举动、言语、呻吟、媚态,反而更能吸引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手,而产生无限新鲜刺激的感受。董卓肥硕笨重的身躯,压得貉蝉喘不过气来,貂蝉顿时灵机一动,反客为主地骑在董卓身上,像骑马颠簸样晃动不已,就这样颠鸾倒凤,折腾了一夜,董卓已再也离不开貂蝉。可怜吕布等了一夜,第二天早晨得到的答复是:“夜来太师与新人共寝,至今未起。”吕布一听一惊,马上偷偷地来到董卓卧房后偷看。貂蝉刚好起床梳头,发现了偷看的吕布,立即蹙起眉头,做出忧愁不安的样子,再装假不断用手帕擦拭泪眼。董卓正式接待吕布了,在几句寒暄后,吕布总不见董卓提起为他主婚的事,就痴痴地站在那看董卓吃早饭。这时貂蝉故意在绣帘后走来走去,引起吕布的注意,甚至不惜露出半个脸蛋来,以目送情,霎时,吕布神魂荡漾。董卓当即警觉,见吕布频频侧身迎里而望,恼怒地说:“布儿无事且退”。吕布一肚子不高兴回到家中,当他的妻子不知趣地问他:“汝今日莫非被董太师见责来?”吕布一反常态地说:“太师安能制我哉!”董卓自纳貂蝉后,所凝,月余不出理事。吕布一切都知道了,但愈如此,他愈思念貂蝉。终于,吕布利用董卓午睡的机会溜进了董卓的卧室。貂蝉在床后探半身望着吕布,以手指心而不转睛。吕布感激得频频点头表示明白她的意思。貂蝉用手指董卓,强搽泪眼,吕布似乎心都被揉碎了。董卓朦胧中醒来,看到了吕布,猛然回身,看见貂蝉在屏风后面。董卓羞愧愤怒,责问吕布:“你敢戏我爱姬吗?”唤左右驱逐吕布,今后不许入堂,吕布怀恨回家。更不得了的事发生了。貂蝉终于将吕布勾引到相府后花园中的凤仪亭来,又哭又说,将自己如何思念吕布,董卓又如何将自己。现在此身已污,不得服侍英雄,愿在吕布面前,以绝了吕布的思念。还没有说完,就手攀曲栏,望荷花池便跳,慌得吕布一把抱住,貂蝉乘机倒在吕布怀中,说道:“妻在深闺,闻将军之名,如雷贯耳,以为当世一人而已。谁思反受他人之制!妾度日如年,愿将军怜悯而救之。”挑起吕布反对董卓。话说董卓因久未见貂蝉,便到后花园中寻觅。只见吕布把他的方天画戟放在旁边,抱着貂蝉说悄悄话。无明火起,抢过画戟就刺,吕布掉头便走。董卓胖,赶不上,飞起一戟,被吕布一拳打落在草中。吕布与董卓的关系彻底破裂。”董卓带着貂蝉回到他的家郿坞,离开了相府。王允也乘机把吕布接到家中,痛斥董卓把吕布的貂蝉抢走,说是要为吕布报仇,一番同仇敌忾,刺杀董卓的计划便周密完成。轻车都尉李肃奉命到郿坞去见董卓。说是天子有诏,欲会文武大臣于未央殿,商议将帝位传给太师之事。董卓心花怒放地起程进京,一路上车轴断了,马辔头断了,而且路上狂风大作,尘土蔽天,董卓大惑不解地认为这些都是不祥之兆。李肃却解释说:“弃旧换新,将乘玉辇金鞍;万岁登基,必有红光紫霞,这些都是吉兆。”“千里草,何青春;十日上,不得生。”这一首当时流行在长安街头的童谣,预示着董卓就快要了。董卓在走进未央殿时,被埋伏在殿内的军士伏击,一戟直透董卓咽喉的就是吕布,李肃早把董卓的人头割在手中。

后人这样评论董卓: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舞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鹃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哉。及残寇乖之,倒山倾海,昆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于焉已极。呜呼,人之生也难矣!天地之不仁甚矣!董卓既,朝野欢声雷动,皇甫嵩领兵攻打郿坞,把董卓一家杀得干干净净,连他九十岁的老母也没有放过。抄藉郿坞的家产,有金三万斤,银九万两,珠玉古玩,积如丘山。吕布在兵荒马乱中找到貂蝉,带回家中,卒偿宿愿。董卓有四个心腹将领:李催、郭汜、张济、樊稠,都手握重兵。董卓后这四人上表请求朝廷能够赦免他们。王允答道:“卓之过恶,皆是四人以助之,可大赦天下,独不赦此一枝军马。”于是这四人带军攻入长安,纵兵大掠,放火,*女,无所不为,随后挟持汉献帝逃出长安。天下纷纷,不可收拾。吕布带着貂蝉,逃出长安。经历过濮阳大战,占领过定陶,夺过徐州,辕门射戟调解刘备与袁术的矛盾,最后在下邳被曹操打败。谋士陈宫劝吕布突围,但吕布舍不得貂蝉,最终在白门,吕布被自己的部将缚住献给曹操,吕布哀求曹操留下他的命,请求他救过的刘备为他说好话。但曹操听从刘备的劝告,将吕布吊。吕布大骂刘备是忘恩负义的大耳儿。

洪水滔滔淹下邳,当年吕布受擒时;

空留赤兔千里马,漫有方天戟一枝。

缚虎望宽何太懦,养鹰休饱听何疑。

恋妻不纳陈宫谏,枉骂忘恩“大耳儿”。

三国英雄数马超,吕布还比马超强。可怜吕布在连年转徙征战中因放不下貂蝉,终于被杀。

貂蝉的命运传说纷纭,有的说是自刎而,有的说曹操为笼络关羽连同赤兔马一起把她送给了关羽,关羽留下骏马却斩杀了美人。

貂蝉在演义中是位舍身报国的可敬女子,她为了挽救天下黎民,为了推翻权臣董卓的荒*统治,受王允所托,上演了可歌可泣的连环计(连环美人计),周旋于两个男人之间,成功的离间了董卓和吕布,最终吕布将董卓杀,结束了董卓专权的黑暗时期。

曹植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七步诗

1.表达“思念已故母亲”的诗句有哪些

古风 母亲谣

胡秉言

天真烂漫一朵花,

素装怡然洁无瑕。

红线牵就结伉俪,

风风光光到婆家。

矜持贤惠邻里好,

十人见了十人夸。

举案齐眉共生活,

互敬互爱怀六甲。

天赐精灵呱坠地,

一时不离养娇娃。

母血滴滴润希望,

擦屎把尿不烦麻。

冬生火炉夏掌扇,

时刻照顾不拖沓。

一有病灾跑医院,

心怀急躁放不下。

针线细缝子身衣,

清水洗净衣洁华。

朝承寒露晚承暮,

接送数载韧不拔。

不辞辛苦勤劳做,

无怨无悔只为家。

夏承骄阳干农活,

冬趁昏灯纺棉纱。

日复一日年复年,

懦懦紫燕已长大。

身材佝偻步蹒跚,

青霜片片沁秀发。

寒门斜倚萱无色,

些许悲秋弥面颊。

庭院深深清冷寂,

六神无主体态差。

偌大房子独自守,

儿女谁来关心妈?

2.关于“思念已亡母亲”的诗词有哪些

1、《悼冯远通母夫人》

年代: 宋 作者: 卷刚中

去载湖山春雨霏,阿参专为板舆归。

相迎定约鱼供馔,入吊那知鹤对飞。

九子始终循懿德,一门中外被馀辉。

送母不拂东南客,西望高原涕落衣。

2、《悼何求卿内子王氏川人王丞相夫人母之妯娌》

年代: 宋 作者: 姜特立

名父飞凫席庆长,良人傅粉旧传芳。

篮舆曾带阳台雨,花院俄沉婺宿光。

表表门眉看列倩,诜诜兰玉有诸郎。

不唯彩诰生前宠,更有丰碑自玉堂。

3、《悼潘义荣母》

年代: 宋 作者: 郑刚中

去年两桨泛清深,正是随雏出凤林。

彩仗浑如天上去,寿光俄向斗边沈。

金花象轴恩虽在,云陇山原痛可任。

我亦堂前飞鹤起,强成哀挽倍伤心。

4、《宝幢山寻黄提刑震旧避地处》

年代: 宋 作者: 谢翱

甬东寺里逢陈若,双袖龙钟行带索。

问知黄公旧避逃,宝幢山下坐丛薄。

日惟一食祷先灵,不愿拾得不药。

仰天呼号得正终,一往不复至城郭。

公初著书女立旁,公母亡家濩落。

子为户曹取公女,欲叙因由无与语。

得来与子行林莽,月落山空识其处。

5、《周正字请赞亡母宜人王氏真》

年代: 宋 作者: 释祖先

画得十分,依前不是。

端坐北堂,琅琅仁义。

文殊罔明把手行,入定出定恣游戏。

3.思念人父母的古诗

关于思念逝去亲人的诗句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思念逝去亲人的诗句 思念已故亲人的诗句 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

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昔日戏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来。 一夜思亲泪,天明又复收。

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阴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

江静潮初落,林昏瘴不开。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

欲挂坟前剑,重听膝上琴。 丁巳重阳前三日,梦亡妇淡装素服,执手哽咽,语多不复能记。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3lian.com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恐伤慈母意,暗向枕边流。

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 路近城南己怕行,沈家园里最伤情。

4.思念去世母亲的诗句

1、岁暮到家——清代: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译文:爱子之心是没有穷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

缝制寒衣的针脚密密麻麻地,家书里的字迹墨痕犹如新的一样。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呼叫着我细问旅途的艰难。

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会忍心诉说漂泊在外所受的风尘。 2、寒食野望吟——唐代:白居易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译文: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离别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3、寒食上冢——宋代: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译文: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

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

4、思母——元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与恭出家之后未久,其父见背,唯留老母贫苦独守。恭公虽系出家之人,亦不能有负亲恩。

虽然自己过的也是清贫淡泊的生活,仍时时接济老母。现在母亲也走了,留下的只是满腔怀念。

5、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 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

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

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

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5.思念 逝去的母亲的诗句

1、慈乌夜啼——唐代:白居易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

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2、寒食野望吟——唐代: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译文:乌鹊啼叫发出聒噪的声音,在昏暗的高大树木下,是哪家在清明寒食的节日里哭泣?风吹动空旷野外中的纸钱,纸钱飞舞,陈旧的坟墓重重叠叠,上面已经长满了绿草。

海棠花与梨花掩映着白杨树,这都是生离别的地方啊。亡者在昏晦的黄泉中听不到我们的哭声,来祭奠的人在傍晚潇潇的雨声里回去了。

3、寒食上冢——宋代:杨万里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译文: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

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

4、清明夜——唐代:白居易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译文:清明节夜晚时,清风习习,月夜朦胧,用碧玉做成的栏杆和用红色的砖砌成的墙是刺史的府宅。独自步行在回旋的走廊中唱歌,远远的听到弦声,默默的欣赏花。

5、清明日对酒——宋代: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译文: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

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独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因此,人活着时有酒就应当饮,有福就应该享。

人之后,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

6.怀念逝去母亲的古诗

尝见里人称母寿,抆泪即思我慈母.

慈母谢世值饥年,棺衾草草何曾厚!

我昔抱疴母在时,千里就医不相离.

谓儿形容一何瘦?涕洟落入手中糜.

只今灾荒生计拙,茅檐卧病对风雪.

昔日食中母泪多,今日病里晨炊绝.

呜呼!二歌兮歌辛酸,孤身无倚海天宽.

七歌之二(悼母) 郑燮

我生三岁我母无,叮咛难割襁中孤.

登床索乳抱母卧,不知母殁还相呼.

儿昔夜啼啼不已,阿母扶病随啼起.

婉转噢抚儿熟眠,灯昏母咳寒窗里.

呜呼!二歌兮夜欲半,鸦栖不稳庭槐断.

纪念母亲诗词专辑 祭母诗词 (母亲仙逝心中悲痛无以为托只以拙作寄托哀思 女近慧叩首泣拈) 梦中不见母音容,夜半醒来放悲声。 再无慈母门前盼,泪洒归途履如封。 思母 灵前泣别天地隔, 思绪恍惚无着落。 春来枝头抽新绿, 心寒卧衾梦回昨。 慈母候儿门前坐, 见儿执手笑问多。 相挽回房絮絮语, 夜夜并卧心语说。 鸟鸣枝间唤梦人, 恼怒急赶鸟无着。 再回榻上梦难续, 此情不再泪如梭。 念母 临行坐母空床前, 抚像泣语泪涟涟。 昔别蹒跚依依送, 今无母牵去影单。 祭母 柏翠风缓天碧蓝, 心灰神淡意黯然。 三七将至泪难止, 泣问慈母今可安? 忆母 凝望母慈颜, 骤然心惊骇。 何堪母已去, 泣祈是梦哉。 梦醒母安在, 见儿笑颜开。 问从何处来, 唤翁置饭菜。 黄昏榻上坐, 沐足水已开。 欲孝亲不在, 悲伤溢满怀。 伤别离 忆母 春雨细绵绵, 清风亦怅然。 苍天垂清泪, 送母离人间。 母在心中暖, 母去心黯然。 蓦然回首望, 至爱深无边。 十八入家门, 尊长孝行专。 二十迎长子, 虽贫喜盎然。 二三子临世, 生活日益艰。 避雨宿菜园, 雷吼电鸣闪。 拥子入怀中, 默默祈平安。 儿喊腹中饥, 母痛在心间。 饭食尽留子, 饥寒独自担。 来年又得女, 呵护更倍添。 昼夜勤劳作, 儿女衣食安。 三更尚未眠, 五更起身先。 众儿鞋和衣, 母亲夜间赶。 众儿食和餐, 尽由母身兼。 长儿痴于画, 母疼言儿癫。 二儿下乡去, 母尝不心酸。 三儿参军走, 母送泪不干。 大女受夫气, 母心难以安。 二女无所依, 至母心牵。 小女路途远, 叮咛挂心间。 中年家境缓, 子娶女嫁酣。 上有父母奉, 下有儿孙添。 家众难统领, 母亲尽海涵。 晚年家日丰, 病魔袭来先。 长年苦劳作, 疾患早时添。 针药日相伴, 母苦心亦煎。 子惭不知孝, 未常伴身边。 细雨绵绵日, 母撒手人寰。 母在根基在, 母去心茫然。 无根浮萍飘, 无系絮漫天。 再无母牵念, 洒泪亦枉然。 不知在何时, 再得母相见! (哭母长诗一首寄托哀思,愿母亲安息) 子惭 母亲孤独撒人寰, 忆母悲伤愧难安。 母亲严冬受熬煎, 子惭未接母避寒。 母亲体弱饮食欠, 子惭未轮侍饭安。 母亲孤单张目盼, 子惭未多陪聊天。 母亲口淡少滋味, 子惭未将小食添。 母亲思儿心中念, 子惭未多返乡还。 母亲统家已艰难, 子惭尚将母亲怨。 虽有六子孤寂走, 子惭无济于母前。 纵有万千情由辩, 子惭心知为己安。 而今母去再难回, 子惭欲孝已枉然。 思母 兄妹思亲梦魂牵, 母子天隔泪潸潸。 夜深月冷千绪涌, 追昔抚今更悔惭。 风摇树动影婆娑, 恍如与母复续缘。 焚香泣跪寄哀思, 慈恩恤子静释然。 祭母诗词 (长子近生、二女近智叩首泣拈) 慈亲驾鹤痛伤春, 节近清明泪更涔; 泉壤有台埋玉骨, 棘心无计醒芳魂; 人间垂范千秋在, 耳畔遗言万古存; 未报恩情长愧悔, 断肠泣血夜深沉。 长子 近生泣拈 噩耗惊雨寒风临, 泣血悲雪慰母魂。 灵前吞声惭为子, 千缕忧思梦中寻。 夜半守灵雪飘临, 哀思悠悠唤母亲。 避雷雨庵为护子, 如海恩情何处寻。 ( 哭母诗二首 长子近生泣祭母亲 ) 次韵和吾妹 花开瑶池惠芳蓝, 慈亲仙约已释然。 贤妹心哀泪应止, 三七香绕母乃安。 愚兄近生 答吾妹“子惭” 读妹子惭吾更惭, 字字缠心行行泪。 哀思通篇追梦境, 慈亲若知自欣慰。 愚兄近生 三月惊蛰雪又临, 飘飘扬扬祭母魂。 为儿不堪细回首, 泪洒灵前唤千寻。 ( 哭母诗一首 二女近智泣祭母亲 )

7.怀念去世母亲的诗句

岁暮到家

清--蒋士铨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

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释义:爱子之心是没有止尽的,最高兴的事莫过于游子及时归来。她正在为我缝棉衣,针针线线缝得密,我寄的家书刚收到,墨迹还新。

看见儿子瘦了母亲心疼,连声问我在外苦不苦?母亲啊,儿子已经愧对您了,不忍心对您诉说漂泊在外的境况。

寒食上冢

宋--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译文: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方山上的枫叶色淡淡朦胧,麦田边的小屋显得更加的孤独。

野草随风在一夜之间生长出来,刚过去一年的时间小路就已经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您。

8.思念 逝去的母亲的诗句

1、怀念母亲

唐代:袁戈

夜雨潇湘灯火昏,清明时节鹒声闻,

伤魂最是家千里,泪看高堂少一人。

译文:晚上伴着雨水和昏暗的灯光匆匆往家里赶,清明时节鹒的声音随处可见。最伤心的时候离家千里归来时,发现家里的母亲已经不在,不禁泪流面满。

2、思母

元代:与恭

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译文:看到秋天的霜把芦花打得满天飘飞,自己落下了伤心的泪水,满头白发的老母亲已经离世,再也不会到门口倚靠者柴门盼望我、看望我了。

想起来去年五月份梅雨季节里,母亲曾经典当了袈裟买回了粮食谷物。

3、寒食上冢

宋代: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译文: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宿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我的母亲。

4、慈乌夜啼

唐代:白居易

慈乌失其母,哑哑吐哀音。

昼夜不飞去,经年守故林。

夜夜夜半啼,闻者为沾襟。

声中如告诉,未尽反哺心。

百鸟岂无母,尔独哀怨深。

应是母慈重,使尔悲不任。

昔有吴起者,母殁丧不临。

嗟哉斯徒辈,其心不如禽。

慈乌复慈乌,鸟中之曾参。

译文:慈乌失去了它的母亲,哀伤的一直哑哑啼哭。早晚守着旧树林,整年都不肯飞离。每天半夜都哀哀啼哭,听到的人也忍不住泪湿衣襟。慈乌的啼哭声仿佛在哀诉着自己未能及时尽到反哺孝养之心。

其他各种鸟类难道没有母亲,为什么只有慈乌你特别哀怨?想必是母恩深重使你承受不住吧!以前有位名叫吴起的人,母亲去世竟不奔丧。哀叹这类的人,他们的心真是禽兽不如啊!慈乌啊慈乌!你真是鸟类中的曾参啊!

5、今生今世

近现代:余光中

我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

一次,在我生命的开始

一次,在你生命的告终

第一次,我不会记得

是听你说的

第二次,你不会晓得

我说也没用

但这两次哭声的中间

有无穷无尽的笑声

一遍一遍又一遍

回荡了整整30年

你都晓得,我都记得。

9.有哪些怀念已故母亲的诗句

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____孟郊《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2、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____王冕《墨萱图·其一》

3、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____白居易《母别子》

4、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5、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____陆游《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6、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____李白《豫章行》

7、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8、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____白居易《燕诗示刘叟》

9、母临行坐母空床前, 抚像泣语泪涟涟。

10、三七将至泪难止,泣问慈母今可安?

11、忆母 凝望母慈颜, 骤然心惊骇。

12、何堪母已去,泣祈是梦哉。

13、问从何处来,唤翁置饭菜。

14、梦醒母安在,见儿笑颜开。

15、黄昏榻上坐,沐足水已开。

跪求1~4开头的五字诗句。

《七步诗》 三国.魏[曹植] 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也有作“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版本二(后人缩略版)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编辑本段]注释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菽(shū):豆。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编辑本段]译文

版本一(曹植原版):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菜做成的糊状食物。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 版本二(后人缩略版):煮豆子时把豆茎当作燃料,豆子在锅中哭泣。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 (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编辑本段]典故

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因为曹植和曹熊(第四儿子)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再追问他们俩。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曹植就念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于是便放了曹植。

[编辑本段]赏析

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第二句中的“漉菽”是指过滤煮熟后发酵过的豆子,用以制成调味的汁液。“萁”是指豆茎,晒干后用来作为柴火烧,萁燃烧而煮熟的正是与自己同根而生的豆子,比喻兄弟逼迫太紧,自相残害,实有违天理,为常情所不容。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 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 真实度 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 由此可见,咎其七步诗的文风也与曹植的华丽风相去甚远,所以私亦认为《七步诗》乃后人虚构的可能性比较大。

[编辑本段]改写

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 曹植很有才华,精通天文地理,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威震朝野啊!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在皇帝面前也说三道四,谣言惑众,什么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曹丕听信了谗言,决定今日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认定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众人道:“宫中造反一事,想必曹丞相听说了吧,吾登皇位你怀恨在心,这事是否你主使的?”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造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这罪行可不敢担当,请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令你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不然,休怪我大义灭亲了。”“好办好办,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爽快!爽快!咱俩一言为定。”曹丕说完,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出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一来,借物抒情,还没有走完七步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是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杀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是不能瞑目的呀。”曹丕听了,被驳得无话可说。从此就再也不敢为难曹植了,俩人又成了好兄弟,同心协力,建设魏国。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限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这首诗以其贴切而生动的比喻,明白而深刻的寓意赢得了千百年来的读者的称赏。

[编辑本段]作者

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他是曹操之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引起曹操的震怒,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睿继位,即魏明帝。曹睿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植比较完整的诗歌有80余首。曹植在诗歌艺术上有很多创新发展。特别是在五言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后,明帝曹□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 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他也是“建安七子”中的一个。 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的迹象和征兆。这算不上犯罪,杀之怕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办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完了此事。 这首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是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在郁郁寡欢中慢慢去。 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 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 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流传至今有两个版本,有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有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许多古诗书上为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人教版书上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哥哥曹丕 魏朝开国皇帝。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建安文学代表者之一。是三国时代第一位皇帝,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统治。汉中平四年(187年)冬,曹丕生于谯。少有逸才,广泛阅读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年仅八岁,即能为文。多技艺,善骑射、好击剑。建安十六年(211年),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曹丕运用各种计谋,在司马懿、吴质等大臣帮助下,在继承权的争夺中战胜了弟弟曹植,被立为王世子。 延康元年(220年),魏武帝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继位为魏王、丞相、冀州牧,他积极调节曹氏与士族之间的矛盾,果断采纳陈群的意见,确立九品中正制,成功缓和了曹氏与士族的关系,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为称帝奠定基础。当年十月,立刻逼迫汉献帝禅位,登基为大魏皇帝。定国号为大魏,改元黄初,改雒阳为“洛阳”,定都于此。曹丕坚持大权独揽,设立中书省,其官员改由士人充任,原由尚书郎担任的诏令文书起草之责转由中书省官员担任,机要之权渐移于中书省。下宦人为官者不得过诸署令,限制了宦官的权力;定令妇人不得预政,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之家不得当辅政之任。提倡节俭、薄葬,预作《终制》。他推行九品中正制后,用人权从地方收归了中央,但也导致魏国的统治实权逐步被士族垄断。 曹丕的一些措施体现了他在政治上的才能,然而在军事才华上他远不能和父亲曹操相比,几次率百万大军南下伐吴均无功而返,但曹丕在位期间坚守防御性战略,击退东吴入侵。后期则向北方开拓疆域,征服漠北鲜卑、高句丽等部落,使得魏朝疆域远达蒙古高原和朝鲜半岛,这是曹丕军事上唯一的重要建树。 曹丕文学有相当高的成就。是中国三国时代第一位杰出的伟大诗人。其《燕歌行》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五言和乐府清绮动人;所著《典论·论文》,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第一篇专题论文,所论的“文”是广义上的文章,也包括文学作品在内,涉及了文学批评中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虽不免有些粗略,但在文学批评史上起了开风气的作用。

七步诗三国魏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一人独钓一江秋 王士祯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 铸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 经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 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王安石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李 白

一丘一壑也风流 辛弃疾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 魏子安

一片芒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李 煜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杜 甫

一生依样画葫芦 陶 彀

一代红妆照汗青 吴伟业

一去紫台连朔,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 甫

一年又过一年春,百岁曾无百岁人。 宋之问

一自西施采莲后,越中生女尽如花。 朱彝尊

一年好景群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苏 拭

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若何!韩 愈

一年春事都来几?早过了三之二。 欧阳修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陈玉兰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戴叔伦

一曲离歌两行泪,不知何地再逢君?韦 庄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刘嗣绾

一身能擘两雕弧,虎骑行千里只似无。 王 维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王 维

一事无成两鬓丝 佚 名

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秋声。 吴 藻

一枝秋艳露凝香,云雨巫山在断肠。 李 白

一波才动万波随 船子和尚

一面东风百万这,当年此处定三分。 袁 枚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韩 愈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白居易

一个西湖一才子 赵 翼

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范仲庵

一鸟不啼山更幽 王安石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 松

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李 白

一登一涉一回顾,我脚高时他更高。 杨万里

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王 建

一丝柳一寸柔情 吴文英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曹雪芹

一诗千改始心安,头未梳成不许看。 袁 枚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温庭筠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元遗山

一壶酒,一竿身,世上如依有几人?李 煜

一语为重百金经 王安石)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罗贯中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 白居易

一萧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龚自珍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张 祜

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苏 轼

一双冷眼看世人,满腔热血酬知已。 袁 枚

一骑红尘纪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 甫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白居易

一掷赌乾坤 韩 愈

一愿世清平,二愿身强健,三愿临老头,数与君相见。 白居易

一愿郎君千岁,二愿妾身常健,三愿如同梁上燕,岁岁常相见。 冯延已

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陆 游

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李延年

一百里间春似海,孤城掩映万花中。 谭嗣同

一溪绿水皆春雨,两岸青山半夕阳。 端木

一声啼鸟半江月,才到两山天欲明。 黄 始

一曲高歌一尊酒,移舟稳卧获芦边。 吴树木

一雨足瞑色,孤撑暮烟。 俞 樾

一夜海潮河水满,鲈鱼溥晓入池塘。 宋 禧

一路稻花谁是主?红晴岭伴绿螳螂。 乐雷发

一带胡流多断岸,尽缘倒柳当桥行。 张至龙

一轮红日倚青山,只见湖光数里间。 宋伯仁

一天星点明归路,十里荷香送出城。 杨万里

一溪流水绕烟霞,路人青松第几家。 斯 植

一双百告花梢语,四顾无人忽下来。 杨万里

一眼平畴三十里,际天白水立青秧 杨万里

一驿复一驿,思亲头易白。 彭汝砺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曾 巩 二月黄鹂飞上林 四边划鼓雪海涌

参考资料:

对你有所帮助!

《七步诗》,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文人曹植的名篇。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反映了封建统治集团内部的残酷斗争和诗人自身处境艰难,沉郁愤激的感情。版本一: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版本二: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④菽:豆。这句的意思是说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菽一作豉。[1]⑦本:原本,本来。⑧相煎:煎,煎熬,这里指迫害。相,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曹植七步作诗,不成者行《七步诗》诗意图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因此受到曹丕嫉妒。曹操后,曹操大儿子,他的哥哥曹丕继承当上了魏王,后篡位当了皇帝。因为曹丕担心留曹植和曹熊(第四子)会有后患,所以便以在其父亡故时没来看望为由,追问逼迫他们俩。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最终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勉强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否则杀无赦。曹植就作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可是心中的贪念却依然让他理智不清,于是他将曹植软禁了起来,最终,曹植在哥哥的软禁下忧郁而。终年40岁。此诗纯以比兴的手法出之,语言浅显,是寓意明畅,无庸多加阐释,只须于个别词句略加疏通,其意自明。诗人取譬之妙,用语之巧,而且在刹那间脱口而出,实在令人叹为观止。“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二语,千百年来已成为人们劝戒避免兄弟阋墙、自相残杀的普遍用语,说明此诗在人民中流传极广。通过燃萁煮豆这一日常现象,抒发了曹植内心的悲愤。真实度七步诗的真假向来为人所争议。其中郭沫若说的比较有理。他认为曹植的《七步诗》:“过细考察起来,恐怕附会的成分要占多数。多因后人同情曹植而不满意曹丕,故造为这种小说。其实曹丕如果要杀曹植,何必以逼他作诗为借口?子建才捷,他又不是不知道。而且果真要杀他的话,诗作成了依然可以杀,何至于仅仅受了点讥刺而便‘深惭’?所以此诗的真实性实在比较少。然而就因为写了这首诗,曹植却维系了千载的同情,而曹丕也就膺受了千载的厌弃。这真是所谓‘身后是非谁管得’了。”但是他的说法也有人质疑,有人说,当初曹丕让曹植七步成诗只是作为一个借口,想杀他,他认为曹植肯定不能成功,但他没料到,曹植才华如此出众,当时,就连曹丕本人也被感动了些许,并且为了保住名声,以安天下,他才放过了曹植。曹植(192~232),三国时魏国诗人,沛国谯县(今安徽省亳州市)人。字子建,为曹操之子。妻卞氏所生第三子。曹植自幼颖慧,年10岁余,便诵读诗、文、辞赋数十万言,出言为论,下笔成章,深得曹操的宠信,而他的兄长曹丕则颇能矫情自饰,终于在立储斗争中渐占上风,并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得立为太子。曹操曾经认为曹植在诸子中“最可定大事”,几次想要立他为世子。然而曹植行为放任,屡犯法禁,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曹丕继魏王位,不久又称帝。曹植的生活从此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从一个过着优游宴乐生活的贵公子,变成处处受限制和打击的对象。曹植黄初七年(226),曹丕病逝,曹叡继位,即魏明帝。曹叡对他仍严加防范和限制,处境并没有根本好转。曹植在文、明二世的12年中,曾被迁封过多次,最后的封地在陈郡,232年12月27日曹植逝世,卒谥思,故后人称之为“陈王”或“陈思王”。诗歌是曹植文学活动的主要领域。前期与后期内容上有很大的差异。前期诗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现他贵介公子的优游生活,一类则反映他“生乎乱、长乎军”的时代感受。后期诗歌,主要抒发他在压制之下时而愤慨时而哀怨的心情,表现他不甘被弃置,希冀用世立功的愿望。今存曹诗的创作上贡献尤大。首先,汉乐府古辞多以叙事为主,至《古诗十九首》,抒情成分才在作品中占重要地位。曹植发展了这种趋向,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五言诗既能描写复杂的事态变化。又能表达曲折的心理感受,大大丰富了它的艺术功能。曹植作为建安文学的集大成者,对于后世的影响是不小的。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他被推尊到文章典范的地位。曹植生前自编过作品选集《前录》78篇。后,明帝曹叡曾为之集录著作百余篇,《隋书·经籍志》著录有集30卷,又《列女传颂》1卷、《画赞》5卷。然而原集至北宋末散佚。今存南宋嘉定六年刻本《曹子建集》10卷,辑录诗、赋、文共206篇。明代郭云鹏、汪士贤、张溥诸人各自所刻的《陈思王集》,大率据南宋本稍加厘定而成。清代丁晏《曹集铨评》、朱绪曾《曹集考异》,又对各篇细加校订,并增补了不少佚文□句,为较全、较精的两个本子。近人黄节有《曹子建诗注》,古直有《曹植诗笺》,今人赵幼文有《曹植集校注》。其实,曹植并未犯下什么大罪,只是有人告发他经常喝酒骂人,他竟把曹丕派出的使者扣押起来,并没有招兵买马,阴谋反叛众不服,曹丕便想出个“七步成诗”的法,治罪其弟。所幸的是,出口成诗是曹植的拿手好戏,这“七步诗”便成了救命诗,曹丕不得不收回成命,降低曹植的官爵完了此事。这首诗虽然救了曹植一命,但是,他的处境并没有得到根本好转,魏国仍是奉行对宗室严格限制的政策,曹植在郁郁寡欢中慢慢去。纵观上下几千年历史,帝王子孙和睦相处、互忍互让、不争权夺利的实在少的可怜。春秋时期的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齐桓公),秦朝的扶苏与胡亥(秦二世),唐朝的玄武门之变……这样兄弟相残的例子数不胜数。封建时代这种兄弟之间的争权夺利自相残杀现象是社会制度的必然结果,在那权力即一切的社会制度里,不择手段的争夺权力似乎是很正常的。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少了多少兄弟相残的悲剧。然而,特权不除,“七步诗”还是免不了有人来作。曹植的《七步诗》情采并茂,语言精练,用语浅显。原为六句:“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来《漫叟诗话》和《三国演义》把它改为四句:“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流传至今有两个版本,有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许多古诗书上为:“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而人教版书上为:“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三国时期,魏国曹操去世后,他的长子曹丕即位,而曹丕的弟弟曹植被封为丞相。曹植很有才华,精通治国理家,说起朝中政事滔滔不绝且管治有方,因此在朝中很有威信,可谓是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曹丕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心中的妒火油然而生,对曹植产生了怨恨之心,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苦苦相逼。众臣渐也明其中理,阿谀奉承地在皇帝面前说三道四,谣言惑众:朝中一日有曹植,宫内鸡犬不宁,如他日造反,图谋篡位,何不为宫中一大害?不如先下手为强,斩草除根,以免日后夜长梦多。曹丕正好如偿所愿,借文武百官之口,决意趁早动手。正赶上一桩造反政事,曹丕假控曹植为主谋,正午时分,曹丕传弟弟曹植到池厅边相见。曹植一到,就被早埋伏好的卫队挥刀截下。见到曹丕,曹植道:“吾兄传我有何贵干?”曹丕道:“弟弟有所不知,据我朝重臣之意,闻今日事件起谋者你也。是与其于你所作为?曹植长叹一声,道:“吾兄疑我谋反,谋你河山篡你朝位!如此罪行令吾何以担当?望吾兄明察秋毫!”曹丕不好推辞,只得说:“好,看在你我兄弟的情谊,我命你在七步内作出一首咏颂吾与你的情分之词,但词内不可见兄弟二字。不矣,休怪吾大义灭亲了!”“若我不能在七步内作诗一首,任凭你处置!”曹植胸有成竹地说。“你既言如此,吾们一言为定!”曹丕说完,曹植便迈出了第一步,突然,他闻到了从远处飘来的阵阵煮豆的香味,灵感阵来,借物抒情,在刚走到第六步时就作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1]此诗作完,曹植对曹丕说:“我们虽有君臣之分,但毕竟是骨肉相连,何必苦苦相逼?手足相残?我无意与你权利相争,无论谁为君主,我都会忠贞不二地跟随,毫无怨言!明枪易挡,暗箭难防。若你要灭我,轻而易举,何必大费周章,先父在九泉之下也难以瞑目啊![1]”曹丕听之,被驳得无话可说。